博客年龄:16年6个月 访问:?次 文章:774篇
又热烈又恬静,又温柔又高傲,又微妙又率直……内心的丰富与高雅是一辈子的修行。
近日读一篇题为《生死交情,千载一鹗》的散文,读至其中一段时,不禁为之怦然心动。这段文字如是:
南宋祥兴元年(公元1278年),文天祥率军抗元失败,在五岭坡(今广东海丰县北)被俘,一路北上押解到大都(今北京)。同乡好友张千载听说后,立即变卖家产,等文天祥一行路过他的家乡时,请求跟随文天祥一起去大都,照料他的起居。元军统帅也很敬仰文天祥的为人,就答应了。于是,一路上,张千载天天服侍文天祥,给他喂饭,帮他洗漱,像一个忠心的仆人。
令我怦然心动的是张千载的为人。前文说他是个心气很高的人,虽是文天祥的同乡好友,从小在一起读书,但当文天祥高中状元、飞黄腾达甚至官至宰相想拉他一把、推荐郁郁不得志的他出来做官时,他却始终不肯去见文天祥,而是一直在家种田、读书。然而,当得知文天祥落难时,他却不请自来,还变卖家产,随他一路到大都。
到大都后,又在关押文天祥的牢狱的附近租了一间屋子住下,每天给他送饭,不避寒暑,尽心尽力地服侍了他三年。此外,还花钱买通关系将文天祥在狱中写的诗文秘密带出来,其中就包括那首我们熟悉的《正气歌》。
读了这些,已让我对张千载佩服不已,何曾想,又从下文读到这样的内容:
文天祥被忽必烈下令处决后,此时已身无余财的张千载,不知道又用了什么办法,硬是将文天祥的尸体运了出来,火化后将其骨灰带回老家。
为什么?到底因为什么?我在感动之余不断在心底发问。最后归结为:除了因张千载跟文天祥是同乡好友,还因为,主要因为文天祥对他有过知遇之恩(尽管他始终没去见文天祥),同时,他无比钦敬文天祥的节操与为人。
同乡好友飞黄腾达时,还只是一个郁郁不得志的小举人的他,既不羡慕嫉妒恨,也不厚着脸皮去巴结,甚至连举荐的面子也不给;而好友不幸落难、以前受惠于他的人一一远离时,张千载却大义现身,不仅变卖家产去服侍文天祥,更在其遭受枪决后,千方百计带他回家。
这是何样一个人?这是何样一种情?除赞同文章作者的观点——生死之交——外,我还想说:张千载的灵魂是高贵的,唯有灵魂高贵者,方能做他人无法做且不肯做之事。
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
评论
想第一时间抢沙发么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