两个白领——住在郊外的年轻的拉吉夫和即将退休的赛扬·费尔南德斯,分别在城里不同的公司上班。两人均早出晚归,中午在公司吃盒饭。不同的是,拉吉夫的盒饭是妻子伊拉做的,赛扬(妻子去世多年的鳏夫)的盒饭是在餐饮外卖公司所订。
伊拉年轻、漂亮、贤淑,但她还是在为丈夫洗衣服时,从衣服上闻出了别的女人的味道。怎么办?她向楼上的大婶请教。大婶教她用美食留住丈夫的胃,从而留住丈夫的心。
于是她向大婶学习,苦练厨艺,希望用可口的饭菜唤回丈夫对自己的爱。
岂料,阴差阳错,伊拉为丈夫准备的午餐盒却被误送到了赛扬的手中。赛扬起先并不知情,以为是餐饮外卖公司的配餐,觉得好吃,故特地关照外卖公司继续保持菜品。而伊拉刚开始也不知道她做的菜被别的男人吃了,看到送回来的餐盒空空如也,她激动了好半天,以为自己的厨艺得到了丈夫的认可,心情大悦,特地梳妆打扮一番,迎接丈夫下班归来。可却被泼了一头冷水,丈夫对她一如既往地冷淡,不拿正眼瞧她一下。她以为是自己做的饭菜还不够好,直到心不在焉的丈夫说花菜很好吃时,伊拉才明白饭盒被送错了:她做的是香喷喷的小鱼干和蔬菜沙拉啊。
第二天,伊拉在餐盒里留了纸条,赛扬才意识到自己吃错了别人的饭菜。就此,赛扬和伊拉开始了书信往来,互诉衷肠,并在一来一往之中,逐渐产生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。
是时候见面了。
在约定的咖啡馆,男人另坐一端,远远地望着女人,她那么年轻,那么漂亮。他却步了,直到女人离开,也始终没有上前相认。
爽约的结果:第二天的午餐盒, 是空的。
女人收到最后一封信,男人说,那天早上,他刮了胡子,系好领带,可是在卫生间里,他闻到了祖父的味道。他以为,那是祖父留下的,可他突然意识到,那其实是自己的味道,一个老男人的味道。而她,却是那样的青春美好,也许,见面是错误的,这一切都是错误的。
女人得知男人爽约的原因,反而更喜欢他了。
一天夜里,女人摘下所有的饰品:耳环、戒指、手镯、结婚项链。早上,她要卖掉它们,去纳西克——男人说过退休要去的地方——然后和他一起去不丹(这也是他们的约定)。
然而,又是一次阴差阳错:女人坐着火车奔向纳西克时,刚到纳西克的男人却转念又坐上送餐车,他要循着餐车的方向,去找女人。 这是印度电影《午餐盒》的故事情节。
最终,他俩是否相遇?又是否生活在一起?影片并未作交代就戛然而止。这正是编剧者和导演的高明之处:留给观者巨大的想象空间。
看完整部片子,我以为最值得玩味的一句台词是:错误的火车会带你去正确的地方。
印象最深刻的场景细节是:在约定的咖啡馆,伊拉左顾右盼,迟迟不见赛扬出现,而赛扬远远地静坐另一端,把伊拉焦急、失望的神情尽看眼里。这是刻画人物矛盾、复杂心理最成功的一笔。
在城市的两个角落,一个阴差阳错的美丽错误,两个彼此陌生的男女,共同演绎一段微妙又触不可及的感情。有点像《廊桥遗梦》,却比《廊桥遗梦》更耐咀嚼。
|
评论
想第一时间抢沙发么?